×

订单信息填写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收货地址:

备注:

我已认真阅读,并遵守 《协议与须知》

支付后系统会发送高清图,请长按图片存储,照片会保存在相册中。

确认

请先确认阅读协议与须知,提交订单信息

×

《版权购买使用者权益说明》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http://www.gxkiwi.com/)为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的新媒体平台。声明其所展示并销售的素材(含照片、音频、视频等)的著作权均属于广西奇异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保护。 在下载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素材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权益说明”的条款。版权购买使用者的用户名及密码仅供版权购买使用者个人使用,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下载素材均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网站保留监控版权购买使用者账号及采用必要手段阻止多用户共享账号的权利。(如以上授权许可无法满足您的需求,请联系客服专员,为企业定制高级授权许可服务。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一、有限授权许可 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在此授予版权购买使用者非排他性的、非独家的、不可转让的、全球性的、永久的素材使用权利,版权购买使用者在遵循本说明及本授权协议第二部分里提到的限制条款的前提下,以下列方式使用、修改和复制视频

奋进新征程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 / 贺州市平桂区全力打好“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战

贺州市平桂区全力打好“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战

2021年01月06日 16:03:20 | 来源:人民网 | 关键词:脱贫攻坚战,贺州市 | 浏览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有“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有一支8000多人的瑶族稀有支系“土瑶”,世代“隐居”于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大桂山东段余脉6个村寨24条山冲之中。由于交通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且少与外界交流,直到2017年底,一半以上的群众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村子贫困发生率甚至超过70%,属于典型的“贫中之贫”,是广西脱贫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以来,贺州市平桂区全面打响“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脱贫攻坚战,瞄准薄弱环节和发展需要凝心聚力攻克的难关,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土瑶”聚居区的槽碓村、明梅村、金竹村,863户5075人在2019年底摆脱贫困,比原定的2020年提前了一年,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51.73%下降至4.5%。2020年10月底,大明村、新民村、狮东村3个未脱贫村,88户453人已完成脱贫摘帽认定出列,如期实现“三年脱贫摘帽”目标。

咬定目标、聚焦短板,精准绘制“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路线图”

贺州市委、市政府,平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土瑶”聚居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大“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工作力度。

一是领导重视,强力支持。2018年3月以来,自治区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三年脱贫摘帽”的目标要求。自治区扶贫办、发展改革委、工信厅、教育厅、民宗委等先后组成调研组深入“土瑶”村实地调研指导,为“土瑶”村发展出谋划策并承诺给予最大支持。贺州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市委书记负责联系沙田镇3个村、市长负责联系鹅塘镇3个村,每年都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土瑶”聚居区调研和蹲点。贺州市委其他常委挂点联系,直接负责督促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并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集中“认领”,分点突破,说干就干,合力攻坚,进一步加大了对平桂“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同时,自治区扶贫办、民宗委和贺州市委、市政府指导平桂区制定了《贺州市平桂区瑶族聚居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规划(2018—2020)》《贺州市平桂区瑶族聚居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为瑶族村脱贫确立了“时间表”和“任务书”。

二是主动担当,再加马力。平桂区委、区政府坚决扛起“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坚持主动作为,不等不靠,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土瑶”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积极主动向自治区及贺州市有关部门沟通汇报。及时成立了由平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平桂区“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四家班子主要领导直接帮扶联系6个村,精准推进各村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2020年实行“市、区、镇”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挂牌作战机制,对狮东村、新民村、大明村3个未脱贫村实行“一村一案”精准作战,确保高质量摘帽。

三是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结合“土瑶”聚居区后续发展及乡村振兴需要,平桂区正在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和方案,已对二稿进行意见征求,不断健全产业就业利益联结、帮扶联系、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体系机制,强化发展后劲,推动脱贫成效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压实责任、靶向施策,广泛汇聚“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脱贫攻坚磅礴力量

一是工作力量往“土瑶”深度贫困区下沉。建立“市、区、乡”三级联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凝聚各级力量推动群众脱贫攻坚。市、区、镇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对口“联村帮”,每个瑶族村至少选派6名工作队员专项攻坚,专门配备摩托车3辆,同时定向对“土瑶”聚居区招聘本籍事业编制干部9人,树立返乡建设标杆。督促88个机关事业单位共510名帮扶干部“联户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量身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确保高质量脱贫,不返贫不致贫。严格执行处级领导脱贫攻坚月例会、扶贫工作日、处级领导每月抽查10户贫困户和乡镇交叉检查月督导等攻坚制度,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发力。

二是项目资金往“土瑶”深度贫困区投入。自2018年以来,有效整合各级资源,向瑶族聚居区累计投入资金4.16亿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级资金3.37亿元,贺州市级资金0.45亿元,平桂区本级资金0.3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俗风情旅游等项目353个,其中三年行动计划项目89个、自我加压项目264个。

三是优惠政策往“土瑶”深度贫困区倾斜。组织各行业各部门在严格遵守上级政策的框架下,强化特惠性政策孵化,如专门增设大肉姜补助项目,给予寄宿制学生每年1000元膳食补助和300元的交通补助,专门免费开设黑茶制作养护、竹编、瑶绣等民族特色技能培训班,同时额外给予200元的培训奖励。四是社会力量往“土瑶”深度贫困区集聚。引导30家非公经济企业与瑶族村分别“结对帮”,34名民营企业家分别挂任荣誉村主任,在村办企或发展扶贫车间“抱团发展”,将瑶族村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元素,不断深化瑶族聚居区和瑶族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五是智力扶持激发“土瑶”深度贫困区脱贫内生动力。大力开展智力扶持,变“送钱送物”为“送经验送技术”,组织他们到富川瑶族自治县和贺州天洲黑茶示范基地等地参加瑶绣、瑶茶制作、竹篾编制等培训,累计参训劳动力471人次,激发他们脱贫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

尽锐出战、持续发力,逐一啃下“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硬骨头”

一是以产业扶贫确保“土瑶”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按照“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优质茶叶8458亩、大肉姜6596亩、杉树12.44万亩,同步发展茭白1500亩、草珊瑚3400亩,并以生猪、中草药种养业等作为补充。创新“公司+基地+扶贫车间+农户”模式,引导辖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在瑶族聚居区建成黑茶、瑶绣、竹编等特色扶贫车间7家,吸纳贫困群众务工205人,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特别是形成了“竹编包装+土瑶茶种、管、采、养”的全产业链,户年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大力发展旅游扶贫,推进瑶族风情旅游区工程和旅游开发项目,充分挖掘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促进群众增收。2019年,瑶族贫困群众年人均稳定纯收入达9454元,是2017年底的3.6倍。

二是以易地扶贫搬迁保障“土瑶”贫困群众安居乐业。平桂区领导干部走进瑶族群众身边宣讲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群众算好搬迁“政策账”的同时,还从医疗、教育、生活质量等方面做对比、谋长远,2017年底仅有48户360人有搬迁意愿,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动员294户1896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04户危房或无房户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并入住新房。以“五化统筹”(即群众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就业园区化、服务惠民化、教育多元化)为抓手,有搬迁劳动力294户签订了后续扶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协议,983人实现就业。

三是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瑶”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土瑶”聚居区交通、教育、医疗、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平桂区果断决定把“三年计划”的89个基础设施项目周期缩短为两年完成,并自我加压增加264个项目。打通了3条“经济生命线”共53.45公里,将瑶族村与外界、瑶族村之间联通贯通,结束了仅有一条路出村的历史。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扩建瑶族村所在沙田镇、鹅塘镇的卫生院业务用房,按事业单位待遇实行村医“乡聘村用”,确保村级卫生规范运转。

四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增强“土瑶”贫困群众脱贫“造血”功能。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基固本,以产业链条的延伸,帮助更多群众走上增收脱贫的道路。平桂区为每个“土瑶”村落实200万元集体经济茶园发展资金,建成村集体经济茶园1907.16亩,落实600万元发展草珊瑚中草药连片种植3400亩,参与种植的村民每年可人均增收3500元。同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6个瑶族村各集体入股国有企业标准厂房建设资金100万—150万元不等,每年可为各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村集体经济,创新模式拓宽发展道路,截至2020年10月底,6个瑶族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增加到11.05万元,是2017年底的6.7倍。

五是以教育扶智阻断“土瑶”贫困群众贫困代际传递。针对“土瑶”聚居区教学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平桂区通过定向培养方式,选派13名教师到瑶族村任教,并每月落实乡镇补贴共800元。投资1.7亿元建设贺州市民族学校,面向社会选调120名教师,794名瑶族学子于今年9月入校就读。2019年新建沙田镇新民村、鹅塘镇大明村2所幼儿园,同时将原6个村小学校舍通过改扩建,办成村级幼儿园并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园招生。

六是以大数据监测预警干预防止“土瑶”贫困群众返贫致贫。积极发挥“信息收集→数据比对→核实评估→集中会审→跟踪管理→预警干预→预警解除”的“七步法”防贫预警干预机制作用,为瑶族聚居区精准识别脱贫不稳定户13户58人、边缘易致贫户11户44人。2019年6月以来“两类人员”新增落实农村低保、临时救助、教育资助等30户次187人次,涉及干预资金22.53万元,有效遏制返贫致贫风险。为畅通机制执行“最后一公里”,在沙田镇镇区中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政策快速兑现,切实提升瑶族聚居区脱贫质量。

巩固成果、接续奋斗,全面推动“土瑶”聚居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是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实施以槽碓村为核心的“秀美槽碓”文旅宜居项目,组织农户以自有住房入股旅游公司,由旅游公司统一装修、统一经营农户自家民宿,农户可按每间住房实际入住分得50—80元/次不等的收益。带动周边的瑶族村同步实施明梅顶自然风景区、狮东大冲老寨民俗风情区、新民集体经济茶园观光体验区等项目,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了“一核多点”的瑶族风情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制共同开展市场经营,构建“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今年6月以来,仅槽碓村就接待游客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5万元。

二是培育乡土人才。注重本土培育和院地共育相结合,与贺州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挂牌成立广西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院平桂分院,发挥院校资源优势,共同孵化乡村振兴人才。

三是传承民族文化。积极传承和发展制茶、刺绣、竹艺编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瑶族特色文化品牌,深挖一批以“挑着茶叶上北京”的全国劳动模范盘少明为代表的先进典型,说好瑶族脱贫攻坚故事,强化民族文化自信。

四是凸显生态优势。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引导发挥平桂区碳酸钙产业园的工业发展优势,积极引导碳酸钙生产企业通过众筹积分、消费扶贫等模式支持和参与瑶族生态项目开发,让瑶族聚居区群众背靠“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五是建强基层堡垒。出台《平桂区选派行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暂行办法》,将狮东村作为“选派党组织书记”先行试点,在平桂区范围内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在职在编干部到狮东村任党组织书记,任期2年。同时,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优化人员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培训力度等方式,加快村干部职业化转型,进一步激发党组织活力,不断提升引领能力。

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热门推荐

视频推荐